外觀檢查:
方法:對鋼格柵板應逐件進行目視檢查。
內容:查看鋼格柵板的外形及平整度,檢查其表麵是否有明顯的凹凸不平、波浪形等變形現象;同時檢查邊緣和切割部位是否光滑,有無毛刺、飛邊等問題,以免在安裝和使用過程中造成人員傷害。
尺寸檢查:
方法:使用相應的測量工具對鋼格柵板的尺寸進行測量。
內容:檢查鋼格板的長度、寬度、扁鋼不垂直度、橫杆位置偏差、橫杆偏斜及間距偏差、對角線偏差等是否符合標準要求。例如,鋼格板長度每米允許偏差為 0 至 - 2mm,寬度的允許偏差為 ±2mm;承載扁鋼的不垂直度應不大於扁鋼寬度的 5%;橫杆表麵應不超出承載扁鋼表麵 1mm,橫杆兩端應不超過鋼格板兩側端麵 2mm 等4。
荷載檢驗:
設備要求:檢驗在萬能材料試驗機上進行,試驗機應有一級精確度並具備比樣品測試荷載要求大 25% 的施荷能力。荷載的測量應精確到 3%,用於撓度測量的百分表應精確到 0.01mm。
試樣製備:試樣和試驗機接觸的三個部位應平整,並保證與每一根承載扁鋼有良好的接觸,試樣必須加工平整。如果不能保證三個支撐麵與每根承載扁鋼的良好接觸,可采用機加工對該接觸部位磨平或銑平,加工處理後,該部位承載扁鋼的餘下寬度應符合規定的負偏差允許範圍。
試驗程序:根據標準規定,試樣長度為 680mm 時,支輥間距為 600mm;試樣長度為 1150mm 時,支輥間距為 1000mm,且支輥的長度應大於試樣的寬度。用試驗機的壓頭向試樣中部垂直於承載扁鋼方向平穩地施加荷載,壓頭的長度應大於試樣寬度。測試前以 80% 的檢驗荷載作為預加荷載施加於試樣中部,持荷 15min,卸載後百分表調零。試驗開始後,檢驗荷載逐步分級加載,每級荷載不宜超過最大荷載的 20%,每級加載後保持 3min 的靜止時間,荷載施加到確定值後,持荷 15min。
結果評定:測試荷載卸載前實測的最大撓度不超過跨中集中荷載下的最大撓度容許值;卸載後試樣的橫杆不脫焊或不脫鎖;卸載後試樣不變形不失穩,殘留撓度不超過跨距的 1/1000,滿足以上條件則鋼格柵板荷載檢驗合格。
原材料檢驗:
材質確認:檢查承載扁鋼和橫杆的材質是否符合標準要求。承載扁鋼采用碳素結構鋼、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材料時,應符合 GB/T700、GB/T1591、GB/T702 的要求;采用奧氏體不鏽鋼、雙相不鏽鋼材料時,則應符合 GB/T4237、GB/T3280 的要求。檢查時要確認原材料的材質報告、質量證明書等相關文件。
性能測試:對鋼格柵板的原材料進行成分分析和機械性能測試,如測試抗拉強度、屈服強度和硬度等,確保其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